小型旋挖機在施工過程中,打滑不進尺現象是一類比較常見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儀表顯示的進尺深度不隨著鉆機動力頭的行程變化而有所改變。每當施工過程中出現這類問題后,如沒有采取適當的措施,往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才能解決。
(一)問題分析
“打滑”之所以會產生,是受鉆桿配置、地層性質以及機手操作經驗三個方面的影響:
(1)桿配置
“打滑”大都是在鉆機配置摩阻桿的條件下發生的,這與摩阻桿的工作原理有關:摩阻式鉆桿傳遞壓力的方式是靠內節鉆桿外鍵與外節鉆桿內鍵之間的摩擦作用實現的,內外鍵摩擦力大小又與動力頭的扭矩大小是成正比的,動力頭輸出扭矩的大小則由鉆頭破碎地層的阻力決定的。
(2)地層性質
發生打滑現象的地層,一般具有較大的強度,往往需要施加一定的壓力鉆齒才能很好地切入地層;
(3)操作經驗
以上兩個因素,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導致打滑現象發生,但是當機手的操作水平不夠熟練或者對地層情況不是很了解時,這種現象出現的幾率就會大大增加。由于小型旋挖機在孔內施工正常情況下是連續切削的,上一次切削結束留下凹凸結構,為下一次的切削留下切入點。如果機手操作經驗不足,使得切入點被多余渣土覆蓋或者是磨平,從而導致下一次鉆齒無法順利切入,影響動力頭扭矩輸出,最終導致壓力無法傳遞給鉆頭,鉆頭在孔底空轉。
(二)處理方法
(1)利用現場輔助施工的挖掘機,向孔內投放半斗帶棱角的碎石,再次下放鉆頭鉆進,通過將碎石壓擠到地層,為鉆齒提供切入點,這種方法解決打滑現象較快,但操作不當,有可能會折斷鉆齒。
(2)利用一定的操作技巧來消除打滑。將動力頭提升至最高點,快速反轉,將孔底覆蓋的虛土掃平,然后先加壓,后旋轉。通過這樣使得鉆桿內外鍵接觸的瞬間,將壓力傳至孔底,鉆齒切入地層。如果一次未能成功,可反復進行,不過單次加壓行程不宜超過1m,以免發生摔桿,造成鉆桿破壞。
(3)將旋挖機鉆頭的鉆齒的長度、角度加大,使鉆齒更好地切入地層中。但是這種方式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一般不推薦。
(三)預防措施
在采用摩阻桿旋挖機鉆進呈堅硬狀態的淤泥、鉆土類地層時,操作機手要格外注意以下兩點:
(1)控制好單次進尺量,避免單次進尺量過大,造成鉆進從鉆斗頂部冒出,將硬地層切入點覆蓋。
(2)在孔底提鉆關閉斗門時,盡量避免多次反轉,以免將鉆齒切入點磨平。
對于易打滑地層,只要旋挖鉆機操作者能夠很好地做到上述兩點,大多數情況下都能保證鉆進正常進行。
上一篇:小型旋挖機防火控制方法你要懂!
下一篇:旋挖鉆機前沿技術解讀